古代科举考试很难吗?八股文的源头是谁?

  古代科举考试难吗?八股文的来源是谁?以下有趣的历史小编将为您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。

  在中国古代,有一个系统受到外国人的钦佩。这个系统是一个“科举制度”。外国学者认为,科研制度不仅解决了古代国家人才和平等的问题。因为没有门,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条路成为朝廷官员,光宗耀祖。

  发展

 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随着历史的发展,统治阶级不得不面对人才问题,以巩固他们的统治。秦汉以前,国家统治者实行分封制,执政者将官位、土地、民族分配给宗族、亲族、大臣,形成了中国古代春秋诸侯国分立的局面。后来,这些分封的官员成为霸主,破坏了国家统一的局面。

  秦汉以后,虽然分封在一定程度上被取消,但皇帝的儿子和亲戚仍然可以分封。王朝要发展,总要有人才干活,亲属分封只是为了防止异姓王作乱,这是刘邦的打法。那么,刘邦建汉后,如何选拔人才,在汉代实施了察举和征辟。所谓“察举”,就是在大臣和地方官员调查后向朝廷推荐人才,也叫“推荐”。所谓“征辟”,是指高官认为自己的下属或门客有一定的天赋,就向皇帝推荐。虽然这种制度的比分封制有所进步,但时间长了必然会造成任人唯亲的问题,每个人都想推荐自己的人。所以东汉出现“朋党”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  当曹操威胁天子命令诸侯时,他也意识到了人才选拔的缺点。因此,曹操提出了“只有才能”。曹丕即位后,为了实现曹操选拔人才的目标,他在国家和县设立了官员,主要考察人才。当时,他将人才分为九个产品,并根据等级向各州县推荐。但这种选官分品,谁的门最高就是上品,造成了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世族”。所以曹操只是提出了一个目标,真正有才华的人没有被选中。

  隋朝时,针对以往选官存在的问题,隋文帝实行科举制度,通过考试选拔人才。在唐代,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。科举制度的优势在于消除了士大夫阶层后裔的问题,为普通人打开了当官的大门。然而,毕竟,有一些人在学习。起初,这个问题并没有改变。

  从考试内容来看,隋朝注重政策理论,即为经典和政治事务撰写的论文。这是一种进步,否则就没有衡量水平的标准。唐代重视明经和进士考试。明经考经学,进士考诗赋。明经的内容来自九经。所谓“九经”,就是三礼、三传、易、诗、书。

  考试方法也被称为“经典”,我在前一篇文章中介绍过,是经典原文的填空问题。明经不需要写文章,只需要背诵和写经典笔记,可以看出唐代科学考试更容易。

  唐代科举考试使用时间长,考生摸门道,只要背诵经文熟练,就没有科技含量。

  八股文章在明清时期很流行,不仅要引用经典,还要有解释和自己的观点,这相当于一篇论文。虽然它与唐朝有关,但八股文章已成为真正科举考试的“重点”。

  源头

  那么谁发明了“八股文”呢?八股文只是一种风格,古来就有,不是谁发明的,只能从源头上找到。

  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风格,考察是写作技巧和理论技巧。这项技能在明清时期并不独特。如果计算,它是王安石实施的一项考试技能。据说“西宁变法”失败了,但王安石主持的八股文却一直保持到清朝灭亡。

 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、改革家,也是文学家。他也通过了科举考试。他曾两次担任宋朝丞相,为宋神宗的改革服务。王安石改革的内容很多,包括税收、农田水利和军事建设。同时,在科举考试中,王安石认为宋朝遵循唐朝的制度,科举考试中的诗歌和赋予主要是文字不实用。他建议宋神宗复兴古代读经取士的方法,将诗赋取士改为经文取士,用文章解释儒家经典,决定选谁当官。

  从表面上看,考经义文章是“复古”,实际上是一种变化。当时,王安石的建议受到了朝廷许多人的争议。苏轼主张诗赋,只有王安石坚持经义。毕竟,王安石是宰相。宋神宗同意了他的意见。他下令鼓励建立学习,教授经典,批评唐代的经典和诗歌学者,认为“经典艺术家专门背诵数字,追求家乡的人在文字中”。按理说,宋神宗说话要好施,但宋朝对文臣过于宽容,苏轼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,还与王安石进行了一番讨论。这个讨论对后来的八股文影响很大。

  苏轼认为:“得人之首,在于知人,知人之法,在于责任。使君知人之明,朝廷有责任之政,则胥吏、皂隶,无人。虽然用今天的方法,但大臣们认为这是多余的;让无知的人明白,没有责任的政治,那么公卿和侍从往往是无人的。此外,学校做出了贡献。虽然复古制度,但大臣们认为这还不够。

  时有可否,物有兴废,使三代圣人在今天复活,其选举也必有道,保必由学习而且庆历间尝立学校,天下以为太平可待,至于今天空名只存。今天陛下一定要求德行道艺的人,责备九年大成之业,那就是变今之礼,易今之俗,发民力治宫,敛民财养游士,置学立师;以简不帅的教者,屏幕之遥,徒为纷纷,与庆历之际有什么不同?至于贡献,或者说乡举德而略文;或者想变经生贴,墨而考大义,这些都不是。

  夫欲兴德,在于君人修身以格物,审好恶以表俗,若要设科立名以取之,则是教天下相率而伪也。以孝取人,勇者割股,胆者庐墓。以上廉取人,则弊车,虚马,恶衣,菲食,凡能中上意者无所不能。从文章来看,策论是有用的,诗赋是无用的;自政事言之,诗赋和论策是无用的。自祖先以来,莫之废者以为是想尽办法取士,但也是如此。近世文章华丽,不如杨亿。使亿依然存在,则忠清之士也是。通经学古,无如孙复、介石,使复、石依然存在,则迂腐辱骂之士。自唐以来,以诗赋名臣的人数不胜数,为什么要输给世界?"(宋史)。

  为什么要拿出苏轼这段话的原文?因为苏轼的话是有道理的,如果宋神宗听了苏轼的话,就不会有所谓的八股文了。世界科举考试不会那么难。

  王安石不亏为大家。他反对学习和建立教师,反对用经典书籍束缚人才的想法。他认为,世界上的人才不一定是通过学校学习的,而是可以根据他的真实才能被录用。

  苏轼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,但受前世影响太深。与王安石的思想还有一定的差距,王安石提倡兴学、立师、授经,即“化民成俗”。宋神宗问王安石对苏轼有什么看法时,王安石说:“今天人才匮乏,学术不同,异论纷然,不能一道德。道德修学校,欲修学校,贡举法不可改变。若说这个科尝多得人,自缘仕进别无选择,其间不容无贤,若说科法已善,则不也。如今,当我们年轻的时候,我们正当地强调世界的正理。我们闭门学诗赋,入官。我们什么都不学。这门学科毁了人才,不如古代。”

  当然,王安石以总理的身份说这句话比苏轼更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,他的意见确实符合宋神宗的要求。因此,王安石的建议得到了宋神宗和大多数大臣的认可和支持。因此,八篇文章的来源是王安石,但这一来源总是被历史遗忘。

  弊病

  王安石主张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实际上是为宋代选拔更多的人才,但王安石不知道他的措施实际上破坏了人才。王安石在后来的实施中感受到了一些东西。他后悔地说:“我想把学习变成学者,而不是学者。”(陈师道《谈话》记载)

  王安石对科举考试的改革为明清八股取士开辟了道路。八股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对儒家理论的解释,这与王安石的概念是一样的。因此,从宋神宗改革科举考试到清朝,以经典文章取士从未改变。

  经过王安石的改革,文章成为获得名誉的主要手段,宋至清都没有改变,只改变了文章的形式和八股花样,又称八股程式。

  宋代科举考试的经义文章很少保存下来,但《四库提要》中提到的张才叔(张庭坚)的《自靖,人献于先王》是当时八股文的典范。

  张庭坚的经文来源于《尚书》·微子,这里所说的“靖”,意思是策划,题目是殷纣王昏乱残忍。他的同母兄弟微子,他的两个叔叔,吉子和比士,都有自己的志向,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先王的忠诚。微子离开了,后来降到周朝,封在宋朝。吉子成了奴隶,被杀了。 这三个人受到儒家思想的尊敬。

  从内容上看,宋代《人经》文章的程式化已经形成,与明清时期的八篇文章没有太大区别。在文章结构、破题、入题等程式化文字方面,宋代文字更加分散,没有太大限制。从那以后,明清时期的八篇文章就不一样了。

  宋代八股文实施时,有的考生为了取悦考官,经常写一些争奇斗艳的文字,还大量使用对偶排比句。清朝人钱大新说:“宋熙宁以经义取士,虽然变成了五七言之体,而士人则习惯于排偶,文气疏畅,而两两相对,犹如故也。梁章菊曾在《制义从话》中列举宋代人用排偶的文章。这里不要举太多例子。但宋代经义文章一出现,尤其是排偶舒畅的文字,就为明清时期的八股文奠定了方向。

  八股文很难写,尤其是华丽的文章,更难让皇帝和考官喜欢。它需要深刻的儒家技能和较强的古代文学控制能力。因此,在古代,很难参加科举考试。如果你写不好八股文,就比上天堂更难被录取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