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庙前门的鹿柏是如何来的?为何叫“鹿柏”呢?

  太庙祭祖需要牛、羊、猪、鹿作为祭品放在贡桌上,称为“牺牲”。这些动物通常被圈养在水生植物丰富的南苑。在皇帝祭祖的前十天,他们从厨房的门运到太庙的“牺牲所”。圈养和清洗几天,然后在“牺牲亭”被杀后屠宰,送到厨房制作祭品。

  小太监李九儿和老太监刘福(李九儿管他叫福爷)负责喂养这些用于祭祀的动物。有一年秋天,离秋祭日不远,李九儿在给刚挑选出来的动物刷毛,发现一头母鹿特别胖,肚子圆圆的。他把肥鹿的事告诉了福爷,福爷也觉得奇怪。深夜,傅爷带着九儿来到鹿圈,发现“肥鹿”不胖,干草地上多了一只小鹿羔。福爷大惊:鹿下崽见血,是不祥之兆,不能让上面知道。否则,鹿圈养鹿、送鹿的都要杀头,连他们两个都要吃瓜落儿,落知情不报的罪名。福爷用低沉沙哑的声音对九儿说:“赶快把地上清理干净,铺上新草,给母鹿擦干身体,把小鹿羔挖坑埋。九儿一听就急了,问福爷:“这么好的鹿养不好,为什么活埋?傅爷叹了口气说:“傻小子,你怎么知道宫里的规矩?”

  九儿苦苦恳求福爷,说要偷偷养这只小鹿,反正平时没人来太庙,等养大了再做牺牲,也算是活了一次。看到九儿坚持要留下这只鹿,福爷心一横,不管怎样,我们都留下来吧,也算是一件好事,不过,一要喂好,二要藏好。得到傅爷的同意,九儿高兴得跳了起来。爷儿俩连夜在草深僻静的地方,用树枝给小鹿搭了个圈,偷偷养起来。九儿加了小伙伴,还给小鹿起了个名字叫“十儿”——自己是“九儿”,小鹿是“十儿”,就像自己的小弟弟一样。时光飞逝,日月穿梭,看了一年,“十儿”长成了一头强壮的梅花鹿。

  转眼间,到了年底的大祭,皇帝来到太庙,正在举行大礼,鼓乐大奏。这不仅震惊了柏树上的小鸟,还震惊了“十儿”,在太庙狂奔。御林军立即赶走,“十儿”跑出琉璃庙门,向西向北,进入一片柏树丛,惊魂未定地站在那里往回看。就在这时,一名御林军迂回到它背后的西北方向,用弓箭射箭。利箭从鹿的左后身斜射,只听到一声“饥饿”。这时,突然传来一声巨响,闪出一片金光,让人睁不开眼睛。当我再次睁开眼睛时,我看到“十儿”变成了一棵柏树,身上还插着铁箭。

  乾隆皇帝听到这件事,信将疑,在御林军首领的带领下,来到鹿化柏树的地方。发现鹿化的柏树不见了,满是鹤,有的鹤悠闲地漫步,有的引领脖子哭泣,有的翅膀飞翔,有的用嘴梳头。乾隆皇帝想了想说:“这是天意,鹿化为柏,柏上栖鹤,这是鹿鹤同春的吉兆,想必明年一定是好年景啊。于是亲自给“鹿柏”起了个名字,向鹿柏鞠躬,拜了三拜,并命令庙太监仔细养护。

  这样,在远处已经害怕的傅爷和随时准备用生命来保护“十儿”的九儿也逃脱了灾难。如今,这棵鹿柏依然郁郁葱葱地矗立在太庙西侧,经历了风雨,迎寒斗暑。只是身上的铁箭已经腐烂了,只留下一道伤疤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