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名将邓艾之死的背后蕴含了什么道理?

  三国名将邓艾之死背后的道理是什么?以下有趣的历史小编将为您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。

  邓艾的死与其说是一个历史问题,不如说是一个职场话题:面对怀疑严重的上级,如果只想把事情做好,不惜违反基本的权力规则,大概率会很惨。

  先说一个身边的例子,便于理解。

  多年前,作者有一个朋友,是一家国有企业的部门经理,上述直接领导是总监,然后是副总经理、总经理。

  有一年,导演因病休假。在副总经理的支持下,我的朋友接管了公司的项目。没想到的是,当年的项目成果远远超过了往年;至于原因,其实大部分都是行业形势的祝福,也有一些偶然的运气。我朋友的作用不大,他只是处于那个位置。但是我的朋友当时还年轻,觉得自己能力挺好的,言语相当自满。

  现实是残酷的。不久,导演回来了,杀了我的朋友,试图架空和边缘化,甚至支持一个同事晋升为经理。由于导演与总经理关系密切,副总经理假装聋哑稳定,我的朋友终于变成了炮灰,离开了。

  为什么一个做出贡献的员工不仅没有得到提拔,甚至没有得到麻烦?这就是现实版的功高震主。

  在某些制度下,一些领导者更关心自己的权利,而不是集体得失。按照这个逻辑,如果下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,但领导没有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,他/她肯定会杀死相应的下属。基本上成绩越大,开始越狠,整体越惨。

  因此,我们经常注意到一个微妙的现象。在许多企业中,有些人取得了成就,首先要感谢领导,如“在XX领导的指导和照顾下,由于XX总体的大力支持和领导”。事实上,这里提到的领导人可能根本没有参与其中。这不是黑肚子,而是对现实人性的自我保护妥协。

  邓艾作为灭蜀的头号功臣,因为没有妥协,被杀。

  公元263年8月,司马昭在洛阳奖励三军,全队誓言下令进攻蜀汉。将军邓敦被司马昭杀死,只是说“时机还没到”。

  司马昭之所以如此果断,其实有自己的“困难”:

  首先,公元260年,他的下属贾充带人当众杀死了不听话的皇帝曹尚,开创了历史的先例。即使司马家族势力雄厚,也无法抗拒士大夫的批评和世界各地人民的悠闲口碑。为了表达自己,司马昭拒绝了期待已久的“相国、封晋公、加九锡”待遇;

  其次,近年来,姜伟多次北伐。虽然基本上没有什么成就,但曹魏不得不多次兴师动众,厌倦了应对。司马昭对此非常不满。他担心有人会指责他治国无能,威慑敌人。为此,他甚至想派人刺杀姜伟,就像暗杀费祎一样。

  在中郎荀旭的建议下,司马昭找到了彻底扭转人心、提升权威的好办法:灭蜀。归根结底,当时他还是曹魏的大臣。如果他想进一步加入九锡和封晋王,有什么比灭绝敌对政权更有效的呢?

  因此,我们可以明确一个基本规则:灭蜀的成就只能是司马昭的;只有创造曹魏皇帝梦寐以求的辉煌壮举,他才能从法律上把曹魏扫到历史的角落。

  曹魏灭蜀以其压倒性的兵力和国力优势,按理说问题不大。因此,剧本应该是这样的:钟辉、邓艾、诸葛绪、魏梦等人按照将军、大都督、记录书司马昭的指示和指导,履行职责,循序渐进,圆满完成了组织交办的任务;这一功劳是所有士兵的,但归根结底,这仍然取决于司马昭的领导、正确的决定和到位的支持。司马昭权威再上新台阶,篡魏是合乎逻辑的。

  然而,邓艾并没有按这个剧本。

  事实上,战争开始后,在各种魏军的配合和合作下,姜伟率领的蜀汉主力形势极其不利,只能在屡屡失败的情况下退守剑阁。鉴于当时蜀汉朝廷黄浩的权力和政治腐败,姜伟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支持,钟辉的主力获胜只是时间问题。因此,由于魏军的好消息频频传播,司马昭在10月份成功被封为晋公和加九锡,距离目标只有一步之遥。

  但没人料到,11月,邓艾的偏师竟然从小道插入蜀汉腹地,杀死诸葛瞻,逼刘禅投降。有一段时间,所有的聚光灯都转移到了一线将军身上。

  最初,这样的问题并不大。在得到蜀汉投降的消息后,曹宏正式任命司马昭作为一个国家统一政府,并进一步合法合规地交出了政权。司马昭的目的基本上是实现的。如果一线将军有一点视力,结局很可能会很高兴。

  但接下来,邓艾一步一步的举动,却让司马昭很不开心。

  首先,进入成都后,邓艾“按照邓禹的故事,他承担了崇拜禅宗和骑兵的将军,王子奉车,王子和徐都尉。蜀群司各以高下崇拜王官,或领导艾官”。换句话说,他模仿东汉将军邓禹的惯用做法,授予刘禅骑兵将军、王子奉车将军、王子为徐都尉。其他官员要么被任命为曹魏官员,要么被任命为邓艾部属。

  后来,他上了书司马昭,说他已经对下一步的行动制定了初步的计划,比如留下2万名龙右兵和2万名蜀兵在蜀国煮盐炼铁,以备军需;反对把刘禅送到洛阳,但他被命名为扶风王,并被安置在扶风县,以招募吴孙休...

  司马昭的回应是:任命邓艾为太尉,增加2万户食邑(任命钟为司徒,增加1万户食邑)。与此同时,密令提醒邓艾:“以后一切都要先汇报,不要擅自做决定。”

  可以看出,邓艾在成都的一系列安排是他自己的想法。与此同时,司马昭给了他三个公职和2万户爵邑(司马懿只有1万户)。事实上,他也清楚地告诉他:你的荣誉已经达到了顶峰。如果你按照你的计划安排刘禅和对付苏州,你还能得到更高的奖励吗?

  不幸的是,邓艾被自己的辉煌成就冲昏了头脑。面对魏的提醒,他不仅不服从,甚至当面大喊:“春秋之意,医生出疆,可以安国利国。”

  面对司马昭的明示,邓艾不仅没有紧急刹车,还搬出了儒家经典来寻求合理性。他用国家和国家压制司马昭。难道他不明白这个国家是司马昭吗?

  司马昭自大,不服从控制,挑战权威,争夺荣誉。至于钟会的投诉,这只是一个合理的借口。巧合的是,钟会随后试图谋反,两位灭蜀英雄终于被臭了,司马昭的伟大形象再次得到加强。

  这再次证明,无论历史如何发展,人性基本上都不会得到改善,只是改变了包装和反映的形式。看看古今,邓艾的经历有什么奇怪的呢?这可能是不合理的,但这就是现实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