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羲之:保持清高,受人“青睐”

在人们心目中,总会存在着一种特殊的魅力,那就是清高。清高的人,往往能够脱俗而立,超脱凡尘之外。王羲之曾说过:“保持清高,受人‘青睐’”,这句话深刻地诠释了清高与受人欢迎之间的关系。清高的人,虽然不张扬,但却能够吸引他人的目光,让人不由自主地为其倾倒。因为他们所展现出的独特气质和高尚品质,使得他们成为他人心目中的楷模和榜样。只有保持清高,才能真正得到他人的“青睐”。

王羲之:保持清高,受人“青睐”

“清高自是不值钱。”

这话没错,但也得看怎么讲了。如果想在仕途上有所建树,不懂得些溜须拍马,投领导所好的本事是不行的,投领导所好如果与自己的好恶相抵,甚或不懂领导暗示,很单纯地坚持自己、清高起来,想必定被领导划到圈外,边靠,这种清高肯定是不值钱的了。

但如果不想在仕途上有所追求,看淡名利,这种看淡是真正地看淡不是口是心非的看淡,坚持自己认为对的,做自己喜欢做的,这种清高也不一定不值钱,有的可能还会很值钱。但连温饱都解决不了,自己又没多大点儿能耐,还看不惯世间的一切,也玩清高那一套,常怀山林之志,这种清高还是不值钱的,不但不值钱而且是相当的不值钱。清高到底值钱不值钱,归根到底要看你清高有没有资本,有资本玩清高值钱,没资本玩清高不值钱。凡事都得讲个成本核算,如果资金不够,清高这行风险过大,投资定要小心。

回归本题,谈谈王羲之。读罢晋书王羲之传,我想用两个字来评价他,思来想去,没有比“清高”二字最合适的了。

王羲之是清高的,而且他的清高是值钱的,他太有资本玩清高了。

首先,他姓王。这是他最大的资本。老天太疼爱他了,让他出生在了王家,而且是琅琊王家。这个王家有多厉害,王氏家族地位的显赫恐怕除了当时的皇室司马家族没有能超过的了。“旧时王谢堂前燕”,诗中的王就是王羲之的家族,谢是谢安的家族,谢家也很显赫,出了谢安谢万谢玄一大串牛人,但比起王家,朝堂与江湖两个地位都要稍微逊色那么一点点。

王家的父辈一代是王氏最牛的一代,他的几个大爷包括他父亲都牛。史言他大爷王导的地位可与霍光、诸葛亮这些人物相比,是元帝司马睿必须仰仗而且离不开的人物,为晋代中兴名臣之最。另一个大爷王敦得势时要造反,皇帝都不知所措,但王敦没算好成本,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他,兄弟王导都不支持他,失败了。这本是个诛九族的罪,但王家没受影响,哥哥王导继续当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差事。其他叔叔大爷都很牛,没有必要一一列举。他爹王旷也了不得,元帝司马睿渡江南下,首创其议的就是他爹。王羲之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大家族,衣食无忧,生来就被人拥戴膜拜,无需进取就已经名满天下了,生在这样的家族不清高才怪。

郗鉴挑女婿攀到王家,王导让郗家的人到王家东厢的诸子弟中去随便挑。郗家人回来说,王家子弟都很好而且非常矜持,就一个人露着肚皮在床上吃东西傲慢清高满不在乎。郗鉴一听就他了,打听得知正是王羲之,郗鉴就把闺女嫁给了他,王羲之就是“东床快婿”。

第二,他有才。家庭出身好,受教育自然好。连王家的燕子都跟寻常百姓家的不一样,想想受的教育肯定不一样,至少见识就是一般家庭不可能学得来的。王羲之小时候据说嘴笨,但是长大了开了窍,能言善辩,晋书上说他以骨鲠称。这骨鲠不就是清高吗?

能力越来越强的王羲之深得伯父王敦、王导的器重。当时陈留阮裕有重名,为王敦主簿,王敦曾对羲之说,我家子弟中,就你最佳绝对不输给阮主簿。庾亮请羲之为参军累迁长史,庾亮死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向朝廷推荐王羲之,说他“清贵有鉴才”。

清贵,说白了还是清高。但是清高不减其贵不掩其才。鉴才,就是能识人的本事,能准确的品评人物。自古都是这样,自命不凡的人都爱品评别人。羲之肯定自命不凡,但别人也说他不凡,这就是真不凡了。

他的鉴才可以从他对谢万的评价看出。朝廷以吴兴太守谢万为西中郎将,监司、豫、冀、并四州诸军事、豫州刺史。羲之听到这个消息赶紧给桓温写信说,谢万才流经通,使之在朝廷中枢,固是后来之秀。现在让他镇守一方,便是才非所用。事实果如羲之所说,谢万与燕军交战大败,导致许昌、颍川、谯、沛诸城相次皆没于燕。

他还是个干才。他在任会稽内史期间,所辖地区遭到饥荒,羲之每每开仓放粮救济灾民。朝廷赋税徭役繁重,吴越之地尤甚,羲之常常上书朝廷,请求减免赋役,多被朝廷接受。此外,他在水利运输、简要为政、更定刑罚等方面多有过人的建议,可惜很多未被采纳。

出身好又有才,这两点足以让羲之玩得起清高了。细读晋书便会发现,王羲之的清高经历了两个阶段。第一个阶段是入世期间的清高,第二个阶段是出世期间的清高。王羲之一人玩过了清高的两个境界,历史上也是少有。

第一个阶段的清高是纠结的清高,有出世之心却又有入世之实。羲之自称素无廊庙之志,尤其不愿在中央当官,他到会稽当长官,初渡浙江,便有终焉之志。不想入世却入了世,很纠结。如果在入世之中还玩清高,那就是自寻苦吃自找倒霉,王羲之这样有才干出身好的人都一样倒霉,何况普通老百姓了。只不过王羲之的倒霉没有普通老百姓那么惨。

一般有大才的人都清高,李白杜甫哪个不清高?但大才不仅需要伯乐,更需要更大才能的人来驾驭。不遇伯乐,终怀才不遇,郁郁而终。如果一个大才遇上一个庸才的领导,更是不幸中的大不幸。想一想工作中,你可以讲究效率用最好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,可能力不如你的领导非得让你用最笨最耗费资源的方法来做,明知愚蠢还要去做,这对一个清高的人来说痛苦之极。

清高的羲之遇上这样的领导肯定痛苦不堪。事实如此,他的地位虽然很高贵,有个右军将军的虚职,虽然职级不低但实职只做到吴国内史、会稽内史,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地级的市长。羲之素来轻视王述,觉得王述也就是做个尚书(此时的尚书跟后世的尚书还不一样)的料,到头当一个仆射而已。结果王述当了扬州刺史,当了省长,管辖着会稽,这下王羲之不舒服了。

他干了两件清高人都容易做的在某些人看来近乎幼稚的事。第一件他想让朝廷把会稽划到越州管辖不归王述管,结果被人知道后遭人取笑。这下他急了,甚至和儿子们撒邪火,说我不比王述能力差,却位遇悬邈,都是因为你们这几个孩子不如他儿子王坦之的原因。羲之真的急了,一通骂娘后干了第二件事,称病去郡,撂挑子不干了。而且跑到父母坟前发了毒誓,从今以后,再贪图财利谋求官禄,便不配做父母的儿子,天地所不容,名教所难恕!信誓之诚,有如皦日!

辞官后的羲之进入了他清高的第二个阶段,一个超凡脱俗的洒脱的清高。辞官的羲之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,弋钓为娱。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,采药石不远千里,遍游东中诸郡,穷诸名山,泛沧海,叹曰:“我卒当以乐死。”不为俗名所累,干自己想干的事,这个境界不仅“清”而且“高”。这个超凡脱俗的境界也给他的书法带入了一个新境界。

史言羲之书初不胜庾翼、郗愔,及其暮年方妙。这暮年也就是他辞官以后的时段。我们知道的兰亭序作于永和九年,他尚未辞官,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,这与他当日的集会心情加之喝了那么一点儿小酒有关系,倘是平日正常书作想定不如永和十一年辞官之后的水平。确也如此,据传兰亭集会后,清醒的羲之誊录此作,没有一张能达到现场书写的那篇草稿的水平。暮年的他不再纠结于入世出世,做人做事作书都当得纯真二字。

品读临习王羲之的字,如果不懂得羲之的清高,而且是纯真的清高,是很难得其精髓的。

如今好多人说二王的字俗,其实不是二王俗,而是学二王的人俗。王羲之真清高,学他的人假清高;王羲之不为名利,学他的人追名逐利。不学其本但学其表,焉能有所收获。王羲之终成一代书圣,圣人看他也是神圣,俗人看他还是俗人。王羲之的神与俗不取决于王羲之,取决于看王羲之的人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