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当众怒斥王朗:此等厚颜无耻之人,史无前例!

古代蜀国丞相诸葛亮在朝廷上当众怒斥王朗,激昂之词震惊全场。面对王朗的无耻行为,诸葛亮毫不留情地斥责道:“此等厚颜无耻之人,实在史无前例!”。这一幕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正气和严谨,也让人们深思当下社会中的道德沦丧与人品败坏。

挨骂居然也能死人!您还别不信,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王朗就是被诸葛亮骂死的,这种死法,也真算是相当的搞笑和奇葩。

诸葛亮义正言辞、大义凛然的痛骂王朗“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”,而王朗则是理屈词穷、无言以对,最终气夯胸脯,摔于马下而亡。

二者也形成了鲜明的正、反两面对比,在剧中两个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,令人印象深刻,也让人感到痛快淋漓。

诸葛亮当众怒斥王朗:此等厚颜无耻之人,史无前例!

那么,在正史中王朗真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吗?真相又到底如何?今天百味就给大家揭秘历史真相:

《三国演义》中,诸葛亮是如何骂死王朗的:

诸葛亮骂死王朗这件事,发生在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三章“姜伯约归降孔明,武乡侯骂死王朗”中:

公元228年春,诸葛亮第一次发动北伐,魏明帝曹睿为抵抗诸葛亮率领的蜀军,任命曹真为大都督,拜76岁的司徒王朗为军师,在祁山迎战诸葛亮。

在两军阵前,曹叡派曹真、王朗,还有郭淮出战。

《三国演义》原文:

当时曹真、王朗和郭淮三人正在商议该如何击败诸葛亮,结果王朗信誓旦旦的夸下海口:“老夫只需在阵前几句话,就能让诸葛亮拱手投降,不战自退。”

郭淮则对此表示非常疑惑:“那诸葛亮何等厉害?岂能被你说服?”

王朗却说:“郭将军如若不信,明日可在阵前观战,到时便可自见分晓。”

第二天,魏、蜀两军列阵于祁山之前,魏军探马对着蜀军大喊:“军师请对面主将出来答话。”

蜀军关兴和张苞二名大将分为左右,簇拥着一辆四轮车,缓缓的来到阵前,只见诸葛亮一袭素衣,羽扇纶巾,稳稳的端坐车中。

这时王朗纵马而出,与诸葛亮开始了一番对话:

首先,王朗拱手说道:“来者可是诸葛孔明?”

诸葛亮扶扇拱手说道:“正是。”

王朗说:“我早就听说您的大名,今天有幸相会,您既然知天命、识时务,为何还要侵犯我大魏边界,要打这出师无名的仗?”

诸葛亮说:“我奉诏讨贼,怎能叫师出无名?”

王朗说:“朝代在变,国运也在改变,天下归仁德之人,是顺其自然的事。”

(百味:刚开始,好像王朗还占些上风,曹真在旁边也听得是连连点头。

毕竟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,师出有名,魏国也算是跻身于正统。

而诸葛亮率兵而来,还没有啥正当的理由,肯定会受到大家的唾弃。)

诸葛亮听罢,手拿羽扇,遥指王朗说道:“曹贼篡夺大汉王朝,霸占中原,怎能算有德之人?”

王朗说:“从汉桓帝、汉灵帝以来,皇帝昏庸,黄巾起义爆发,天下诸侯你争我抢,汉朝就好比堆积的鸡蛋一样,极易打碎,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,处境艰难。

我太祖武皇帝曹操,扫清天下、平定四方、占据九州、百姓安定、仰慕恩德,并不是用权利和威胁抢来的,是天命所归。

我世祖曹丕,神文圣武,继承大统,更是顺应大势所趋,效仿尧舜禹禅让古制,君临天下,这难道不是顺应天人吗?

如今您也是个有能力的人,又把自己比作管仲、乐毅,为啥还要逆天而行,您不知俗话说“顺天者昌、逆天而亡”吗?

现在我大魏雄兵百万、良将无数,像您这种微弱的莹莹之火,岂敢与我大魏这皓月争辉?

您要是放下兵器投降大魏,还能许您高官厚禄,从此后国泰民安,多好啊!”

(百味:王朗还要试图拉拢、劝降诸葛亮,先是指出汉末天下大乱的局面,是由于桓、灵二帝无德所造成的。

接着王朗又指出,曹魏的一把领导曹操和曹丕对平定天下做出的贡献,也是有德之人。

接下来又动之以情、诱之以利,说诸葛亮自比管仲、乐毅,应该倒戈卸甲,归顺曹魏。

曹魏会以礼数来对待他,还会给他封侯拜相,从此世上少了战争,国泰民安,岂不是美谈一桩。)

诸葛亮忽然狂笑数声说道:我原以为您是汉朝老臣,到这里看到这些当兵的,会有啥高论?没想到,说的话能如此不中听,还是我来说说,您也都听听。

之前汉桓帝、汉景帝开始,汉朝统治衰落,十常侍干政,国家战乱不停,各地暴动。

在黄巾起义之后,董卓、李厥和郭汜等逆贼,劫持汉朝皇帝,才导致国家生灵涂炭,但这并非我天子之过错,乃是官宦之错。

因为朝廷上的贪官污吏遍地都是,就像禽兽一般,还领着俸禄,狼心狗肺之人把持朝廷,奴颜婢膝之徒在朝当政,导致国家战乱,百姓痛不欲生。

而就在这危难之际,王司徒您又有何作为?至于您的家底,我也多多少少知道点。

您世代居住东海之滨,当初是举孝廉入朝当官,按理应该协助皇帝治理刘家天下,为啥反而要帮助逆贼曹操篡位,罪恶深重,天地不容。”

(百味:诸葛亮巧妙的避开了皇帝无德的问题,而是讲到了一个合格臣子应该具备的品德修养。

汉朝之所以衰落,就是因为有宦官为祸、禽兽食禄、朽木为官等等。

接着诸葛亮又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王朗,作为汉朝老臣食君之禄却不能为君分忧,背叛汉朝归降曹魏,也是王朗一辈子都抹不去的污点。

这也是王朗的硬伤,如果单从背叛汉朝这一层面来讲,就算王朗再怎么擅长辩论,也是无计可施。)

王朗手指着诸葛亮说道:“你个诸葛村夫,你说啥?你敢……!”

(百味:估计此时的王朗,心脏病已然发作,心想这回可完了,怎么也骂不过诸葛村夫了。)

诸葛亮又愤怒的说道:“闭嘴吧,你这不要脸的老贼,你知道吗?天下之人都想生吃你的肉呢,你还在这大言不惭的耍嘴皮子。

还好,上天不绝刘汉,先主刘备在四川继承皇位,我如今奉幼主刘禅的旨意,是师出有名,前来杀贼,你一个溜须拍马之人,也只能做缩头乌龟,偷偷苟活,还敢在这里称为正统。

你这偌大一把年纪的老匹夫,死后还有啥脸面去见汉朝二十四位皇帝?”

(百味:看来此时的诸葛亮,已经蛮不讲理了,又对王朗展开了一系列的人身攻击和侮辱谩骂。)

王朗听后手捂着胸口,痛苦的颤声说道:“我、我、我……!”

诸葛亮大声斥责到:“你投靠敌人,真是白活七十六岁,一辈子也没干啥正经事,就会耍个嘴皮子,帮着曹家坏事做绝做尽。

你就像一只没有脊梁的丧家之犬,还敢在我面前耍嘴皮子乱咬人,我还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!”

(百味:诸葛亮的意思就是说,王朗最早是汉朝高官,因守土无方,被孙策俘虏,之后又再次投降到曹操的手下,这才步步高升。

你王朗就是汉室的叛徒,是曹魏的断了脊梁的走狗,毫无骨气可言。

还说他是“一人事三朝”,就像那吕布,说他为三姓家奴也不为过。)

王朗:“你、你……啊……!”

王朗听罢,气满胸膛,大叫一声,撞死于马下。

(百味:最后一段话,估计诸葛亮情绪过于激动,言语更是过激,竟活活的把王司徒骂死了。

看来文化人骂人真是太狠了,字字诛心,不得不说文人一支笔,伤害无限大,百味再怎么翻译诸葛亮的骂语,都感觉有些差强人意。

所以百味说:人哪,尤其是老年人,一定还要少生气为妙!)

可能有的朋友问了:罗贯中也太能忽悠了,光凭一顿辱骂,就能致王朗于死地吗?

百味来告诉您,从当今的医疗科学角度来看,这完全是有可能的。

王朗的死,在医学上被称为“猝死”,医学家认为:人往往在发病后六个小时之内,突然死亡的称为“猝死”,可能是脑出血,也可能是心肌梗塞。

这王朗是曹家三朝元老,天天锦衣肉食,生活滋润,再加上又是76岁高龄,肯定本身就有“三高”。

在两军阵前,王朗让诸葛亮一顿侮辱臭骂,是无地自容又羞愧难当,因此血压一路狂飙,突发脑出血或心肌梗死而猝死。

王朗为什么能被骂死?诸葛亮骂的话到底有多歹毒?

王朗由汉降魏,并得到曹魏三代皇帝的重用,成为三朝元老,而且在阵前不遗余力的舌战诸葛亮。

还希望诸葛亮能够识时务归降曹魏,又许诺“封侯之位”。

诸葛亮义正辞严,唇枪舌剑,抓住要害,直击王朗人品问题,最后一顿羞辱痛骂,这才致使王朗一命归西。

百味把诸葛亮骂王朗的词语都挑了出来,给大家看看诸葛亮都用了哪些词汇:

禽兽、狼心狗肺、奴颜婢膝、反助逆贼、同谋篡位、罪恶深重、天地不容、无耻老贼、生啖你肉、谄谀之臣、皓首匹夫、苍髯老贼、二臣贼子、断脊之犬、狺狺狂吠、“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!”“命归九泉之下,届时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”。

我们从这些词语中,可以看出伶牙俐齿的诸葛亮,在辱骂王朗时毫不留情。

我们也很难想象,风格儒雅的诸葛亮,居然能骂出如此歹毒的话语。

尤其还有含“贼”字的那些骂词,要知道在古代,“贼”字可不是指“盗贼”的意思。

而是有着特殊的意义,在古代“贼”字就是指想“谋朝篡位”之人,而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天地不容,人人得以诛之而后快。

诸葛亮骂王朗是“逆贼”、“老贼”、“二臣贼子”等话,丝毫不亚于“忠臣不事二主,贞女不侍事二夫”这两句恶语。

看来,在王朗的内心中,还有些耻辱之心,他也知道什么是耻辱,而“二臣贼子”的这一羞耻,也是他生命中不堪承受的骂名。

百味再给大家科普一下:辱骂人的话语,要是用在书面用语的时候,被称为“骂詈(Iì)语”,意思就是“骂、斥骂、责骂”的意思。

历史学家也对《三国演义》中的“骂詈语”进行了考究,并归类整理,共分为九大类:

名节类、咒死类、揭短类、蔑称类、喻称类、品行类、性情类、言语类和情感类。

我们再回观一下,诸葛亮骂王朗的这段对话,居然将这九类“骂詈语”全部用到了王朗身上。

在诸葛亮骂王朗的语言中,“骂詈语”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巧,而且还成为了军事谋略中一种语言战略。

也正是由于诸葛亮对王朗的过去和现状了如指掌,因此他才能句句击中要害。

使得王朗羞愧难当,无地自容,最终控制不住愤怒的情绪,一命呜呼。

诸葛亮骂的也真太难听了,燕国的上将军乐毅曾说过一句话:“君子绝交、不出恶语”,我们再反观温文尔雅、羽扇纶巾的诸葛亮骂人,他这一出无异于泼妇骂街。

在这里,百味再说句题外话:如果诸葛亮能早点把王朗骂死,可能又要改变历史了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王朗的长子,兰陵侯王肃生了一个女儿叫王元姬。

也就是说,王朗的孙女王元姬,后来嫁了给晋文帝司马昭,即文明皇后,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母亲。

因此在当时,王郎家族显赫一时、风光无限,而王朗本身又是三朝元老,位极人臣。

如果王朗早死,他就不会把孙女嫁给司马昭,没有司马昭,也就没有司马炎,也就更不会把曹魏家的江山一锅端了。

接下来百味又要颠覆大家以往的认知了:

其实在正史中,王朗并非是被诸葛亮骂死的,而且二人也从来没有见过面。

据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《资治通鉴》中记载:

正史中,王朗身染重病,死于公元228年,逝于许昌,谥号成侯,也算得到善终。

在公元243年,王朗还由于劳苦功高,还得以配享曹操庙庭。

而在正史中,王朗死的时候,也就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,王朗并没有参与抵抗诸葛亮北伐的战斗,当然也就不是被诸葛亮骂死的了。

那么,罗贯中老先生为什么要在《三国演义》中虚构“诸葛亮活活骂死王朗”这一故事情节呢?

大概这也正是为了体现罗贯中一贯主张的“拥刘贬曹”思想。

罗贯中认为蜀汉代表着正统,而曹魏则是谋朝篡位的逆贼,辅佐曹魏的人,就是帮助逆贼的贼。

罗贯中这才假借诸葛亮之口来骂王朗,其实就是在骂曹魏、骂曹操、骂曹丕,以及骂曹魏的所有臣子。

在罗贯中的眼中,王朗属于为虎作伥,应该不得好死,再加上王朗恰恰死于诸葛亮首次北伐的那一年,于是就巧加点缀,为王朗虚构了一个极不光彩的结局,也更让王朗背了上千年的黑锅。

结语:

王朗气死两军阵前,沦为千古笑谈,但这也说明王朗还尚有一息良知,还有着羞耻之心。

倘若换作是司马懿这种毫无羞耻心的人,无论诸葛亮怎样都骂,都骂不死他。

反而司马懿是越被骂越高兴,还想看看诸葛亮生气的样子,恨不得反过来气死诸葛亮。

也可以换句话来说,其实并非是王朗败在理亏,而是诸葛亮根本无法辩驳王朗所说的理论。

所以这才另辟蹊径,绕开王朗的话题,采用人身攻击的方法,深度打击和精准刺激王朗,让他无话可接。

参考史料:

《 三 国 志 》陈 寿

《三国演义》罗贯中

《 后 汉 书 》范 晔

《资治通鉴》司马光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